2024年4月17日星期三

人跟老鼠是甚麼(生態)關係?

 

人跟老鼠是甚麼(生態)關係?

 

留意,於生態學上,生物之間的關係祇有以下5:

(1)   捕食與被捕食者

(2)   競爭

(3)   片利共生

(4)   互利共生

(5)   寄生

因此,其中答案祇應從以上5個類別選擇便可以。

 

其中,以上片利共生、互利共生及寄生皆屬於「共生」,但留意,緊密地生活在一起才算共生,一起生活在同一生境並不算作共生的。

 

不過,不同情況下,可能有多種的關係。人與老鼠可能是

(1)   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

-          現時正常情況下不是這種關係,因為人類一般並不捕捉老鼠作為食物。(飢荒時可能會)

(2)   競爭

-          這種關係應該是肯定的! 因為人與老鼠競爭相同的食物及地方。

-          我們不容許老鼠隨意入住我們的住所,因此是在競爭地方。

-          老鼠會進食我們 貯存的穀物及其他食物,因此在競爭食物。

n   但留意,老鼠亦可能進食人類吃剩而不要的「食物」,但這不算競爭食物,這類「食物」已不算作人類的食物。

其他生物關係(即片利共生、互利共生或寄生)應不是人類與老鼠的正常關係,因為人類根本從未跟老鼠緊密地一起生活過。除非人類可容許老鼠隨意留在(或被迫)住處,或隨意讓老鼠爬在身上而不驅趕。

其實,人與塵蟎反而是共生關係,因為是真的一起生活。但人與塵蟎是甚麼共生關係呢

 

人類為何一般飼養草食性動物?

回答這條問題,應先從生態學角度作答(因這個課題是生態學),因此不宜作答以下問題: (雖然可能是對的)

(1)   成本較少(這個其實不肯定的)

(2)   較易飼養(因為一般而言,草食性動物攻擊性較少。

 

哪甚麼是生態學角度呢? 生態學角度,說的是能量流及物質循環。

人類一般飼養草食性動物,因為整體而言草食性動物能量值較高,以相同植物計算,可飼養更多草食性動物(以生物量計算),因此最終可養活更多人口。

如飼養肉食性動物的話,部份能量便會被消耗掉(例如草食性動物生長已消耗能量),最終能養活的人口便較少。

 

進食哪類食物可養活更多人口?

很明顯是植物! 留意,不是草! 是植物。因為人不能夠消化纖維素。

因為能量流經其他食性層次(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時皆會有能量流失。

 

 

 

如兔子被大量獵殺,其他生物數量(農作物、老鼠及貓頭鷹)的數量有甚麼變化?



回答食物網內不同生物的數量變化,一直是很複雜的,視乎短期抑或長期而言。

回答這類問題時,如沒有特別指明,一般應先列出短期(即時)的變化!

 

根據以上的生物網,如兔子突然減少的話,由於沒有兔子進食農作物,因此農作物的數量應先上升。雖然老鼠也進食農作物,但老鼠的數目沒有上升的情況下,老鼠進食農作物的量也不會突然大幅上升,但當老鼠繁殖後,進食農作物的量也會增加。兔子減少,貓頭鷹少了進食來源,開始時可能數量下降,但因為貓頭鷹也會進食老鼠,因此之後貓頭鷹的數量應回升。

長期而言,貓頭鷹及老鼠的數目應上升。因為沒有了兔子,整體而言,老鼠及貓頭鷹從農作物中取得的能量便會較多,因此能支持形成更多老鼠及貓頭鷹的生物量,因此兩者的數目皆會上升。農作物的能量來源是太陽,這來源的能量沒有變化的話,所形成的農作物量也不會有大變化。

2024年3月10日星期日

身體防衞

 

常吃藥會否令身體免疫能力下降?

 

: 當然這條題目的答案視乎藥物的功能是甚麼而定。如藥物的功能是調理身體,加強免疫能力對抗病原體的話,那當然不會使身體免疫能力下降。

但如藥物的功能跟免疫反應相似甚至乎相同的話,那便很大機會使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後果是需要長期依賴藥物對抗病原體了。

因為,如藥物用以消滅病原體的,那免疫反應會不需要產生那麼多抗體或其他細胞處理了。(身體不會無故多做一些沒有作用的物質出來的)

##順帶一提,如相關藥物實際上是身體體內原來會產生的物質(例如胰島素)的話,開始時是會產生一些我們相達到的效果(例如降血糖),但長期注射的話,身體會自動調節,減低胰島素的分泌,恢復原來的整體水平。如我們要達致原來目的的話,便需要注射更多胰島素。

 

 

注射牛痘疫苗如何預防受到天花感染?

:

注射牛痘疫苗後,身體免疫反應產生對抗牛痘病毒的抗體及識別牛痘病毒抗原的記憶細胞,(先列出注射牛痘疫苗後身體會產生甚麼物質。留意,並不是產生對抗天花病毒的抗體及記憶細胞)

牛痘痊癒後,體內會存在一定數量的對抗牛痘病毒的抗體及相應的記憶細胞,

當人體受到天花病毒感染時,由於天花病毒抗原與牛痘病毒相似(留意,不是相同,是相似)

體內原來對抗牛痘病毒的抗體仍會破壞入侵人體的天花病毒(留意,體內有抗體的,雖然隨著時間長,抗體水平會下降)

同時,相關的記憶細胞也識別天花病毒的抗原(即使抗體水平下降至較低水平,但記憶細胞仍可識別)

使身體更快(即是可於更短時間內)

產生更多的抗體(留意,要清楚寫出產生更多抗體,而不是產生抗體)

短時間內便可消滅入侵的天花病毒,使人不會生病。

##當然,人體的免疫系統仍會識別真正的天花病毒抗原,最終產生真正對抗天花病毒的抗體及記憶細胞,即使再次感染,便可更快作出反應。

雖然說免疫反應是專特性的,但仍會對相似的抗原作出反應的,祇是反應速度可能稍慢而已。

 

甚麼性質的病原體會較容易演變成風土病?

:會變成風土病,要起碼有以下兩個狀況:

(1)   無法完全消滅

(2)   無法完全阻截傳播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例如環境衞生較差、飲食文化(例如吃新鮮禽鳥或進食蝙蝠等)、人口密度及生活習慣等。

這裡所指的是引致全球各地皆出現的疾病,例如感冒及新冠病毒肺炎。

兩者皆有以下特性:

1.      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祗要雙方皆沒配戴口罩,跟人面對面便有機會受到感染。受感染的人數目眾多。

2.      即使感染後,也不一定有病徵,潛伏期長,即使受感染者自己也不知道,但仍然可以是傳播病菌者。

3.      沒有特效藥物醫治,主要靠的還是身體的免疫反應,無法完全消滅。

4.      病徵相對輕微,即使患病,仍可能游走於社會不同環境。